Loading...

Visitor:

Final-selection Jury Members決審委員

康斯坦汀・布朗茲

康斯坦汀・布朗茲 Konstantin BRONZIT

1965年4月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1983年藝術學校畢業後,投注六年就讀高等藝術與設計學系夜間部,同時在1985年至1990年間,兼任熱門科幻電影的動畫師工作,並推出第一部動畫短片《圓環》。1988年開始,他積極為雜誌和報紙繪製漫畫,1994年從莫斯科電影導演與劇作成人進修學院畢業,師從俄羅斯動畫大師費爾多希德羅克。90年代早期,他開始與莫斯科著名動畫工作室Pilot合作,目前定居於聖彼得堡,擔任動畫工作室Melnitsa的動畫指導。布朗茲至今出品約10部短片,橫掃全球200座獎項,1994年畢業作品《真實夢遊人》一舉獲得安錫動畫影展最佳影片以及觀眾票選獎,之後以《山頂小屋咚咚搖》再闖安錫勇奪三項大獎,《公廁愛情故事》和《你是我的小宇宙》更讓他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

安・瑪莉・弗萊明

安・瑪莉・弗萊明 Ann Marie Fleming

加拿大籍獨立電影製片人,同時也是作家和藝術家。出生於日本沖繩縣,有著中國與澳洲血統,作品時常與家族、歷史、回憶等主題有關。她熱愛文化間的交流,且將之融入創作之中,在動畫、戲劇及紀綠片領域均游刃有餘。弗萊明至今製作超過三十部電影,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影展播映,在大多數她的創作之中,都能看見象徵她自己、並成為她創作標記的人物——「拐杖女孩」(Stickgirl)的身影。她將自己得獎的長篇動畫紀錄片《郎德山的魔術人生》改編成繪本小說,內容是以她中國籍曾祖父表演雜耍及魔術所展開的冒險故事,本書贏得道格懷特獎最佳加拿大漫畫獎,同時獲得兩項艾斯納獎提名;《藍天》以及《新鞋:五分鐘整的面談》更在多倫多國際影展獲得最佳加拿大短片。

丹尼爾・蘇吉

丹尼爾・蘇吉 Daniel Šuljić

動畫電影藝術家兼音樂家,在繪圖、音效設計、DJ等領域也皆有涉獵。1971年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薩格勒布,起初他在當地的藝術學院唸書,後於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大師班修習繪畫及動畫,畢業製作《太陽,鹽與海》獲該大學的榮譽獎項。2005至2008年間,他在奧地利林茲藝術暨工業設計大學擔任講師;2006年,他獲得吉林藝術學院頒予榮譽教授;2009至2012年間,他在薩格勒布的藝術學院擔任動畫客座講師,也曾在歐亞多所大學演講及籌辦工作坊;2010年後,他在克羅埃西亞影視中心擔任動畫電影藝術顧問;2011年至今擔任薩格勒布動畫影展藝術總監,並曾在許多國際影展擔任競賽項目的評審。他的作品曾在無數國際影展以及歐洲各電視台播映,目前一邊進行新片拍攝,一邊在他的樂團「六本木紅」(Roppongi Red)玩音樂。

石昌杰

石昌杰 C. Jay Shih

1960年出生,動畫創作者。就讀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時,即開始攝製8釐米動畫短片和實驗片,並參與小劇場製作,曾多次獲得金穗獎短片競賽的動畫獎項。1988至1992年間赴美留學,於紐約理工學院傳播藝術系取得電腦繪圖碩士學位,是臺灣以獨立製片方式從事動畫創作的先驅,也是國內動畫教育的紮根者。代表作品有《台北!台北!》、《後人類》與《微笑的魚》等,曾於金穗獎、金馬獎、亞太及柏林影展獲多項大獎。在培育人才方面,曾經主持臺灣「電影年」的動畫夏令營、並擔任臺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的創所所長及在世新大學廣電系開課。目前,專任於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2006年完成的《逐格造夢》、與《數位藝術新浪潮》第四集、第五集,為臺灣動畫產業與藝術動畫創作發展,各自留下了珍貴的紀錄報導影像。

邱立偉

邱立偉 Chiu Li-Wei

現職為Studio2導演與臺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博士以及臺南藝術大學動畫碩士。邱立偉在2003年於美國好萊塢擔任動畫高級研究員,於2007年以藝術家身份受邀至美國紐約市駐村,並於2011年受邀於德國的歐洲最大數位動畫盛會FMX發表演講。導演作品曾獲得中國動畫節金猴獎、韓國首爾動畫影展評審團大獎、金鐘獎最佳動畫節目、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金穗獎最佳動畫片、台北電影節首獎等獎項肯定,並曾入圍金馬獎、波蘭影展、阿布達比環境影展等國際影展競賽單元,也曾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專案視聽媒體藝術獎。此外,他的影像裝置藝術作品曾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與美國紐約市法拉盛文協藝術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