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快報
最新消息
訊息公告
媒體專區
計時人員
與志工招募

動畫沙龍–一步一格:屬於逐格動畫的浪漫 逐字稿

2023-11-14

動畫沙龍–一步一格:屬於逐格動畫的浪漫

(逐字稿整理)


主持人–石昌杰
歡迎各位嘉賓和喜愛動畫的朋友,來這個動畫沙龍。今年的活動增闢了這個單元,我覺得非常開心。我個人是目前還在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任教。然後我自己也是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的前策展在2017年到2019年。那我們今天非常榮幸,以這樣動畫沙龍的形式,邀請到了曾經在我們臺中國際動畫影展都獲得大獎的這兩位大導演。
這個Hugo遠從智利而來,剛才跟他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從智利到這邊,加上從臺北到臺中,花了差不多27個小時左右,那余聿當然是臺北下來輕鬆多了。而余聿是之前以《雛菊》,也是偶動畫,得到我們的這個獎項。所以這兩位對我們來講,都是非常珍貴的這種創作者。然後我們今天是以他們兩個的代表作,一個就是《獸》,另一個就是余聿導演的《島影》。
因為避免不少各位朋友沒看過這兩部得獎的影片,那我們先看個片段好嗎?

 

(影片播放)

 

主持人–石昌杰
在這個沙龍進行之前,我跟主辦方聊了一下,我們基本上今天的沙龍座談會分成幾個段落。我可能會直接進入這個幕後製作過程,那再下來就會談談不同國家智利跟臺灣動畫的發展可能性跟產業面。我是想說其實所有的創作者,因為我自己也是創作者過來的。其實蠻希望朋友們能瞭解這個創作內在的世界,跟他們要表達的。
那我想說現在我們就先來介紹一下Hugo的作品。
這部來講,看過他的訪談,它是有根據智利的一些真實的歷史的社會檔案,也是一些政治檔案。他吸取靈感來製作出來,那好像還真的是真有其人的故事,但他轉化成動畫了。所以我想說請導演來談一下,他當初是怎麼樣從這個政治、歷史事件,然後轉化成這個動畫。

 

Hugo Covarrubias導演 
謝謝主持人剛剛的詳盡的介紹,其實《獸》這個動畫,實際上是根據史實所改編而成的。幾乎都是根據到這個歷史的資料。這個主角是一位女性,她是在1970年代的時候在智利這邊,她本身是一個特務。那我們是描寫她跟她的狗狗,還有她一些工作相關史實。
其實像這樣子的一個內容是很難去做拍攝的,因為這個主題滿敏感的。它牽涉到智利過去一些比較黑暗面的這些政治,還有像是一些員警、特務和相關的主題。那事實上,我之前要透過這樣的作品來告訴這些觀眾,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主角本身也不是一位非常廣為人知的人物。所以我們是透過聚焦在這些比較不為人知的人物上面,去刻畫出過去曾經發生的一些歷史,還有智利的政治世界當中發生的事情。那事實上這位女性,她也出現在很多的研究資料當中。那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她,來去傳達過去時代的各種不同面相。
當時這個社會其實也是滿父權社會的,所以其實也可以看得到,這些當時的一些生活,還有一些特務相關的這個主題。那當然在拍這個作品的時候,我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這個作品本身是有點可怕的,但是我是想說去傳達一些比較心理層面的內容。那我從過去呢,就很喜歡看這些比較驚悚的這些影片。從我小的時候,跟家人都很喜歡看這些所謂的thriller,從60年代到80年代。
所以我非常的開心,可以有機會來拍攝這樣的一個作品。那我開始試著去用不同的材料,來去拍攝這個作品。那其實我是想讓大家看到,這個很像陶瓷的感覺,但是事實上我不是用真正的陶瓷,我是用所謂的一些塑膠的這個塑塑紙來去製作,讓它看起來非常的像真實的陶瓷。大家看到這個女性主角,她的外表實際上是用樹脂去做的。然後這位女性,事實上她也是有一些德國的血統。
然後大家可以注意到,不管是主角還是他的狗狗呢,都沒有什麼表情。所以我們會認為這樣子的一個方式,還算是比較完美的呈現。透過這個陶瓷呢,可以顯現出這個女主角她本身比較冷酷、比較堅韌的那一面。那麼在媒體相關的報導當中,或者是有提到她的部分呢,其實她本身也呈現出一種比較脆弱的形象,她給外界一個比較脆弱的形象。所以同時她有很冷酷的這樣的個性,同時又比較脆弱的形象。

 

主持人–石昌杰
謝謝 Thank you Hugo
其實我自己在看的時候,因為他的戲劇手法非常的好。就像他講的有這種心理的這種驚悚的那種張力所在。那其實他第一幕就是這個主角坐在飛機上看雲,然後她的太陽穴裡面,好像被她敲了一個洞。
一開始她跟她的狗關係,你會以為說是在講人跟寵物的關係。結果她做噩夢,噩夢裡面女主角把狗斬首,表現她的憤怒。其實那一幕我心裡就覺得哇,這個片子真的是很抓住耶。然後你要慢慢地,一幕一幕的往下看他的劇情,逐步逐步的去堆積這個懸疑。然後你會想,所以這女人跑到這個房子幹嘛?原來是跑到一個特務機構,然後慢慢地……我就不講破他的結尾了,我想留給還沒有看的觀眾去看。我個人是覺得非常欣賞這部影片。
那我們接下來再訪問我們的這個余聿導演。目前也在北藝大動畫系做兼任老師嘛,那又開自己的工作室,然後她的《島影》對我來講,她的創作動機和創作的手法風格,又迥異於剛才的Hugo。如果說Hugo走的是一個從歷史選材,那余聿來講,她完全是從內心去走。然後根據訪談她的講法,她是想要從散文的一種結構來做,那乍看之下很像兒童片,因為她的東西充滿著童趣。可是在我們觀賞的當中,其實她有很多很殘酷的那一種特質。我想說請她來談談,她當初為什麼要做這部作品,她想要講些什麼?然後幫我們來分享一下。

余聿導演
大家好我是余聿,我是《島影》的導演。然後會想做這部片,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之前的故事都是跟人有關。然後身為一個動畫師,就是一直有一個夢想,是想要做奇幻的世界。所以就是決定不管怎樣,就是這次有輔導金的機會,我覺得一定要嘗試一個比較抽象、比較詩意的一個世界觀。
然後這個故事,其實裡面還是用自己喜歡,跟我們的夥伴、跟我先生創造出來的故事都還是會比較殘忍一點。我們之前喜歡的故事其實偏向科幻,然後偏向人比較黑暗面的。但是因為這個是想要做喜歡的,總還是要把比較殘酷的一面放進來,讓它變成一個迴圈的世界觀。然後讓這些看起來很柔軟、很可愛的生物,然後做一些其實還蠻殘忍的事情。是為了想要營造這個故事和世界觀,才故意選擇使用羊毛氈,然後,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使用羊毛氈。
那我喜歡偶動畫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不管你的片子想要講什麼,你的故事才是主角,然後你的故事想要呈現什麼樣的感覺,就可以用你想要學的素材來營造掉。

 

主持人–石昌杰
余導演好。
那這部影片其實也參加過很多影展並入圍得獎。那比較吃虧的地方,我現在可以跟妳講,因為有幾次的評審會議,有些導演會覺得是不是不適合兒童看。因此,她就跟幾個比較跟兒童影展有關的這個獎項擦身而過了。我是覺得有點可惜。
可是我個人覺得是說,余導演開拓了一個,臺灣把動畫當做只是兒童表現的這個影視作品好好跳脫之外,還有自己表達內心的一個這樣的創作精神。那我自己在看,就是那個主角,他好像叫苗仔嘛,看到那個你的一些簡介,好像也是說從種子上來,把他定造型嘛。那他在幾段旅程是他的奇幻旅程,然後他看到有些長角,因為設定為是跟他不一樣的族群,結果他以為他能融入對方這個團體,結果其實到最後也是被排擠。所以他講到我們現在,生活裡面你想融入某個團體,結果到最後來講,你還是被排擠,那種孤單、寂寞的心情,我覺得描述的特別好。當然影片要傳遞的不止這些。
我怕時間有限,就進到今天主辦單位希望我們來談的這個部分。因為很多很多朋友會說偶動畫好奇妙,為什麼在一個3D電腦動畫時代,還有人要用偶動畫來表現。那我們下來就會談到他們剛才已經有講到的一些他們的媒材,那Hugo是用這個plastic,把它弄得像瓷器;然後余導演他像羊毛氈這種毛毛的這種布料的這個材質。
那我先請Hugo來講好了,因為他們兩位各自有準備他們一些幕後的製作的這些工作照。我想就請他們來講講看,他們怎麼去製作,因為剛講到內容嘛。那我們現在來聽聽看如何去用這些材料,還有什麼其他的光影等等,這些以下美學來表達。

Hugo Covarrubias導演
事實上,我非常喜歡去用不同的材質來去做混合,呈現我的作品。之前我有提到說,其實我一開始是在劇場,去製作這些劇場上的這些作品。那我當時也用了很多像是布偶這樣的元素在當中,但後來我發現stop motion這個非常厲害的手法,之後我就開始使用這個手法。因為它的這個整個製作的方式,其實跟之前的手法,只是換了一個不同的材質,那些製作手法沒有太大的差別,特別是在劇場裡面去播放的這些作品。
那我本身是一個很喜歡劇場的一個人,所以其實以前我就很喜歡各種不同的呈現元素。那我就試著用這些手作的這種藝術,來去呈現不同的概念。而且這樣的手法是很棒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去充分理解到各種不同的手法,包含像是這個雕刻也好、攝影也好、燈光也好,或是還有叫做acting,就是我要去想辦法去做一些像導演的工作,因為我要去把不同的動作串在一起,它需要有一個動作的組合。
那在我這個特別的作品呢,《獸》這個作品當中呢,事實上我也是用了非常多不同的元素。那我覺得這很重要,因為其實裡面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元素,它都代表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代表是的智利的一個政治或者某個歷史的事實,那我當時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所以我剛剛講到,我實際上是一直在嘗試使用新的材料的。那我之前也導過一連串的一些作品,那其中我也用過,像是這個紙的方式,用紙張的方式去呈現作品。那我也用過塑膠、也用過黏土,我一直在嘗試新的、不同的材質,來去想辦法去呈現不同的感覺,我覺得這個研究精神是蠻重要的。

 

主持人–石昌杰
聽起來Hugo就是一個非常忠於自己內心,他會根據內容,然後來決定他要使用什麼素材,而且聽起來他非常多才多藝。在這個沙龍之前他跟我講說,其實在他年輕的時候,說他在智利並沒有動畫的教育,他是自學的。那我們剛聽到他也做劇場,也喜歡雕塑、藝術這些,的確是一個才華洋溢的一個導演。
那余導演其實本身我認識她也非常早,其實她在政大那時候畢業,政大並沒有相關的課程,然後還來找我說要想要瞭解動畫的製作。那時候我們學校沒有特別的空間、設備,所以介紹她到共玩去當實習生。後來她到了USC正式的就學了,所以她算是比較有系統的一個學術教育系統裡面的一個動畫導演。其實她也不是一開始就用羊毛氈的,是不是也跟我們聊一下創業如何,就針對剛才那個問題,內容創作內容跟材質,然後去做決定的話怎麼表達之類的。

 

余聿導演
使用羊毛氈是想營造這個柔軟但是殘酷的世界,才刻意使用羊毛氈。其實我們一開始想要用土,然後全部都用土,就是可以邊拍邊變形這樣子。可是土的使用方式,就是拍攝時間非常的長,要邊拍邊雕塑這樣子,其實這樣可能也會變成一個很不錯的效果。但是這也算是我第一次拿到政府補助,然後第一次就是以業界的身份,不是學生身份來創作影片。就其實也是很怕拍不完,所以就是選擇了比較好操控的羊毛氈。

 

主持人–石昌杰
妳覺得比較好操控啊?我看起來也不好操控哈哈哈。所有的動畫,尤其是這種類似手工藝的,真的要花很多的精神。所以我就再問一下,既然我們來聊製作過程,那我記得好像這個資料上有寫出妳花了多少時間在製作啊?

 

余聿導演
如果是把拍攝期全部都集中起來,大概15個月。

 

主持人–石昌杰
15個月然後加上妳發想嘛。然後Hugo好像是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拍攝。那我不曉得你們的人力是多少?那麼就各自來介紹一下,就是到底要多少人來完成你們目前讓我們看到的這個螢幕上的奇蹟。

 

Hugo Covarrubias導演
事實上就3.5年啦,這花了我3.5年時間,加上中間又有疫情。那大家知道這個疫情重創我們整個社會。
事實上,如果要算的話大概10個,再加上我們場景的一些佈置,大概4到5個人,所以像在《獸》這部作品當中,還有在我其他的比較短的這些影片當中,大概是花了差不多15個人,來去參加這個製作。但是如果是主要是系列的作品的話,像之前我說的Paper Port這個作品,它實際上花了大概80個人,是比較多的。

 

主持人–石昌杰
看起來Hugo的人力兵是比余導演的多。那妳要不要講講你用了多少的幫手。

 

余聿導演
我們製作跟拍攝團隊,大概總共5個人吧,包括我自己。然後這也是我第一次,就是找我自己以外的動畫師,我們總共三位動畫師,包括我自己啦。這就是一個還蠻有趣的嘗試,就是導戲的部分。然後在音樂部分就是比較多人,然我比較不清楚他們後來花了幾位樂手幫我們做聲音這樣子。但是如果是以只有畫面,大概就是5位。

 

主持人–石昌杰
不過不管是15位或者5位,對我個人來講,是說遠遠大家都比不上好萊塢他們的製作團隊那麼多的人力、時間等等。那我們剛剛有聊到說,他們怎麼樣用不同的材質來表現他們心中想要創作的那個內容。那除了材質之外,我們知道說動畫,它其實也是用影視的一個形式在表達。所以我想也問問看兩位導演,關於比較屬於攝影的部分,那我們這次從余導演開始好了。
我們看到說,妳有些東西是用比較水平拍攝,像電影劇場,可是有些是用垂直拍攝,那妳怎麼樣去安排攝影的方面的問題。

 

余聿導演
因為如果是比較虛無縹緲的東西,就是停格的話,你要有辦法一格一格讓它定住,才有辦法拍攝嘛。因為我們想要營造一個毛毛的、很霧霧的世界,然後我就是很想要用棉花跟羊毛這樣結合。這些是很難立體支架釘在空間中的,所以那時候就選擇用多層拍攝,就是全部一層一層的。其實是用很大的壓克力板,因為如果是玻璃的話,會比較特別,因為壓在上面拍攝它會破掉,所以就訂做了一個很大的壓克力板,然後一層一層分層拍攝,這樣就不用去煩惱棉花飛起來,也可以做到一個謹慎,這算是一個我們比較有趣一點的嘗試。

 

主持人–石昌杰
那不曉得Hugo導演在整個攝影方面,有特別的一個表現嗎?就是說如何使用?

 

Hugo Covarrubias導演
事實上我在《獸》的這部片當中,是用比較傳統的手法,就好像是拍紀錄片的方式。比如大家看這個圖片當中,我是用像這種從下面的方式然後往上拍。我想要去拍出這種力量感,同時又想要去捕捉一些一般的電影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感覺。那我本來的想法是會有很多的這些運鏡的過程,但是後來我決定不要用這麼多的動作,不要用這麼多運鏡的過程,用比較少的運鏡去呈現出一些瞬間而變化的感覺。所以我要去營造一種緊張感,後來事實上是沒有用到這麼多的運鏡。另外在這個照明部分,我也是花了比較多的心思,因為我要去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感覺。我要讓這些臉呈現出來,感覺比較真實。而且它的對比性,跟這些環境的對比、不同人物的對比,也可以呈現的更加清楚。

 

主持人–石昌杰
的確就是我們從一開始就談到,整部影片充滿著這種心理驚悚的這種緊張感。聽到剛才導演這樣這麼自制的不去亂動鏡頭,所謂的鏡頭語言,因為我們知道說在現在3D電腦動畫的時代,因為太好用,所以很多的導演喜歡一直動,可是我在看這個Hugo導演的最後的那幾幕,快到ending的時候,這個角色我們看起來一開始他冷酷,其實後來他發現這個女的,其實他自己也被監控著,然後到最後那個鏡頭……。我不應該透露結局,反正就是我不講結局,然後就是那個鏡頭開始動起來,看到動到那個房子的時候,那個力量就大,就非常的大。就是對比前面都是這麼一個很冷靜的觀察這個人,來龍去脈,然後最後他不在,這個鏡頭這樣動到他的房子去,我覺得那個鏡頭力量是非常大的。
比如妳剛才比較沒有談到像這個打光,我們有講到鏡頭運動、攝影機怎麼拍攝,但好像比較沒有談到打光這部分,要不要補充一下呢?

 

余聿導演
打燈對這部片來說比較有挑戰性,因為它是一個奇幻世界,然後其實一開始是都想要隱藏,它是在一座很大的島上面。這件事情主要是在一個虛擬空間,然後它又是跟那個太陽光要不要出來有關,所以它一直都是霧霧的,然後到最後才有真的光球升起,才會有光線變化。所以就是打燈,就是會能玩的東西比較少一點。

 

主持人–石昌杰
其實也不容易,因為你要營造那個你講的雲霧縹緲,其實反而對動畫不容易。

 

余聿導演
就是有些真的天空,就是拍攝的天空也是用那個分層拍攝,之後再合在平拍,就是最普通拍攝的手法的後面。

 

主持人–石昌杰
所以妳用到綠幕的拍攝嗎?

 

余聿導演
我沒有用綠幕,我就是用它在一開始拍的時候的那個背景,比較乾淨比較大片,之後再把它疊上去。

 

主持人–石昌杰
同樣的問題也再回問一下Hugo,因為他的東西才比較寫實驚悚,那當然他也有很多做噩夢的部分。可是不曉得在這個攝影的部分,有沒有運用到digital的這個綠幕的特效效果?

 

Hugo Covarrubias導演 
是有的。因為像大家看到這個飛機外面的世界,這部分我是有用綠幕的。但是裡面每個元素都是用手製的,實際上我不太喜歡用這些數位的工具,我不喜歡用數位的這些內容,我一般都是用手去製作。最後在做這個編輯的時候,比如說這些後置的這些部分,我們還是有用到一些數位的力量。大家看到這個影片當中,下雨的部分,這些雨滴呢,也都是用紙張去製作的。


※ 以上文字為工作團隊現場聽打記錄,如有語意誤繕或資訊缺漏,還請大家多多包容見諒!